一、增值评价的概念界定与评价方法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增值”是指大学教育对学生学业成就以及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大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经历越多,他们从大学经历中所得到的收获就越大。增值评价所关注的是通过接受教育而实现人生发展的增量,这些增量也是政府评判这种教育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通俗地说,接受教育的人是否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是判定这种教育是否有用的重要指标。增值评价的理论前提在于学校的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发展,并且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基于人的发展理论,关注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业成绩的达标。增值评价测评的是学生从刚进入到学校到毕业离开学校期间发生的变化,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发展的变化越大,说明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越大,那么学校的教育质量也越高。增值评价是以学习者为评价主体的,以可以测量的证据为基础,以过程评价为手段评价学生通过学习而产生的增值。实施增值评价所需要的数据需满足两个要求:一是要有针对前后发展的数据变量,二是必须以个体信息为基础,具体是什么领域的数据则完全取决于评价的目标要求。其本质是关注过程,关注变化,并通过评价了解影响过程与变化的因素,推进被评价对象的改进和发展。增值评价常用模型是桑德斯基于统计分析系统开发的一种标准化测试数据的统计方法。强调学校环境对学生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学校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得以接触不同的人和思想,同时,学生自己必须主动、积极地寻找机会参与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二、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理论框架
增值评价的原则是尊重差异、注重基础、关注过程,强调发展,这也是职业教育评价所关注的核心要点。增值评价明显的优势在于其考量的是学生的进步,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强调的是学校的效能,充分利用数据与模型更为契合数字化转型时代的需求,与关于是否达标的标准性、终结性评价相比,在参照系和观察点上发生改变,体现更多的是公平和精准。
(一)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逻辑起点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职责,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闪光、人人尽展其才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要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就业,要为学生择业、就业和终身发展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打好综合基础,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适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要实现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发展,为更多想要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实现自身发展的人提供机会,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拥有“安身立命”的本领。
基于以上的逻辑起点,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核心是基于职业能力增值的学业评价,主要是从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入手,通过对个体职业教育进程实施连续性的监测,有效发现学生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观察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通过增值评价的结果分析发现问题并有效提出对策,使教师能够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教师根据增值评价的反馈结果及时对学生职业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适用人才。
(二)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理论框架
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理论探索体现在从理论上构建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本土发展理论,增加系统的实证研究,设计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估工具,开展广泛的增值评价分析。职业教育中增值评价的探索,是通过对国外经验和国内其他教育类型探索的借鉴,透过技术的外壳探索核心的理念,其价值导向是实现教育公平,体现个体发展,使教师与学校实现教育的增值,通过评价展示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增量,通过评价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增值评价的重心必须聚焦人才培养,应着重考察培养对象在原有基础上的成长、发展的增值情况,以及适应社会岗位、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养成等。注重培养基础,对于不同的生源质量,要求的培养效果应有差异。科学审视培养基础,增值评价才有基本依据。因此增值评价的理论前提是建立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理论,系统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理论,职业教育是一个参与主体相对多元的教育类型,学生组成多元多样,建立多元学生主体的发展系统理论,重视学生个性和社会发展,明确学生增值发展的主要内核和途径是实现增值评价的基础。
增值评价需要从职业能力获得和发展即职业教育的学业评价入手,经典的柯氏评价理论是职业能力的主要评价理论,柯氏评价理论围绕培训过程汇总的反应、学习、行为和成果确定了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四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次为课程结束时的满意度评价,第二层次为包含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学习效果评价,第三层次为学习者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行为转变评价,第四层次为学习者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绩效评价。第三和第四评价层级主要了解的是职业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中真正对学习者发展的促进作用,柯氏评价追求的是学习结果的一个层级递进的评价,对于增值评价主要评价指标的设定和数据测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职业能力评价的经典理论和教育评价的核心目的,对职业教育增值评价而言,职业能力获得和综合素养养成是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核心指标,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评价要素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分别是职业核心能力增值,包括专业认知和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增值,包括情感和态度;社会价值增值,包括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和职业发展。职业能力的获得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核心要素,“做什么像什么”“干一行精一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职业教育的增值评价中“增值”指的是在控制生源质量、家庭背景、社区环境、区域经济差异等不受学校改变的因素后,由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所带来的个体发展成果,增值评价是对职业教育影响个体发展程度的测量。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就业导向,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否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进而成为技术技能人才,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是衡量职业教育增值成果的重要依据。
转自:职教工科教研